大蒜管理施肥方案
大蒜根系為弦狀肉質須根,主要分布在20-25厘米耕層內,屬淺根性蔬菜。對肥水反應敏感,具有喜肥、耐肥的鮮明特點。大蒜的根毛很少,并且細弱,根的吸肥能力較差。大蒜萌芽所需的養分都由種瓣提供,隨著幼苗的生長,種瓣中貯藏的養分逐漸耗盡,俗稱“退母”。此時應施用速效肥料以保證幼苗的生長和培育壯苗。退母后的生長完全靠土壤養分供給。大蒜的鱗芽和花芽分化期,是大蒜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根系生長增強,加速了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利用。從花芽分化、結束到蒜苔采收是大蒜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時期,生長量大,需肥水量也最多,是大蒜肥水管理的關鍵時期。
大蒜對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鉀、鈣、磷、鎂次之。此外,硫是大蒜品質構成元素,適當應用硫肥可使蒜頭和蒜苔增大增重,并可使畸形蒜苔和裂球降低。
一、大蒜苗期的施肥管理
1、催苗肥:目的是促進出苗后迅速發根長苗,提高秋播大蒜的越冬性能。催苗肥一般于出苗后15天左右進行。每畝根據長勢使用【提苗快長】3-5kg公斤/畝地,促進苗的生長。肥液濃度要低。
2、返青肥:一般在春季氣溫回升,大蒜的心葉和根系開始生長時施用,用量以每畝根據長勢增施【提苗快長】5kg公斤/畝地,促進苗的返青生長。
3、生根壯苗肥:苗期本來根系就不發達,很大程度上,大蒜苗弱是因為土壤差,根系難以從土壤吸收營養造成的,所以養根壯苗也得先改土。營養生根靠的是土壤健康,因此為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透氣性,改善根系周圍環境,解決肥料殘留及吸收利用問題,可以每畝根據長勢增施濃縮型【聚谷氨酸液肥】3-5kg公斤,用于改良土壤、生根壯根、保水保肥、促進增產。
4、免疫抗病肥:在【聚谷氨酸液肥】中使用添加植物抗病誘導劑【3%多寡糖】0.5-1公斤/畝,以誘導大蒜產生具有預防、減輕或修復逆境對植物細胞傷害的多種抗性物質,能夠顯著提高大蒜抗冷凍、耐低溫、抗高溫、抗干旱、抗鹽堿,抗肥害、氣害、日光寡照等能力,有助于受損植株的恢復,促根壯苗,并能有效預防、控制大蒜土傳性病害的發生。
二、蒜薹伸長期與蒜頭生長期的施肥管理
1、肥料:
a、蒜薹伸長期追肥:是指從蒜瓣開始分化,到提薹之前的追肥。這段時間是蒜薹和蒜頭生長并進的時期,此期舊根衰老,新根大量發生,同時莖葉和蒜薹也迅速伸長,蒜頭也開始緩慢膨大,因而需養分多,建議每畝根據長勢增施【提苗快長】3-5kg公斤/畝地進行催薹,或結合使用艷魯豐牌平衡肥(18-18-18)5-10公斤/畝滴灌或沖施。以滿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長。
b、蒜頭生長期追肥:蒜薹采收前,蒜頭的生長是以增大體積為主,蒜薹采收后,蒜頭的生長是以增重為主,每次每畝施艷魯豐牌平衡肥(16-6-32)20公斤+高氮肥【提苗快長】5kg公斤,以促進蒜頭膨大。
d、巨量的養分吸收,對根系的需求和壓力加大,因根系的周期性,故果期誘導新生根系,也是營養吸收的重要保證??梢悦慨€根據長勢增施氨基酸液肥【瓜果御液】10-20kg公斤,促進作物生根護根、莖葉生長和膨果提質。
e、每畝增施【聚谷氨酸液肥】10-20kg公斤,用于養根、護根、改善土壤和保水保肥。極大的提高水肥的利用率,保持水分和養分有效的分布于根系周圍,被植物更多的吸收利用,減少蒸發、滲漏等造成的水肥流失,有效阻止硫酸根、磷酸根、草酸根、碳酸根等離子與鈣離子、鎂離子及微量元素的結合,促進中微量元素與磷肥等養分的吸收與利用。
f、在【瓜果御液】或【聚谷氨酸液肥】中使用添加植物抗病誘導劑【3%多寡糖】0.5-1公斤/畝,誘導大蒜產生抵御病原菌的抗性物質,有效的防治土傳病害;并能在短時間內培養起大量的放線菌等有益菌群,這些有益菌群分泌出的大量抗生素類物質和抗性酶可直接抑制線蟲和蟲卵。
2、補鈣:
鈣是大蒜生長發育必需的重要元素,大蒜對鈣的需求量僅次于鉀、氮,位居第3位, 鈣是大肥,大蒜補鈣要沖施和葉噴結合進行才能有效解決大蒜因缺鈣引起的各種生理性病害,具體方法如下:
a、土壤追肥:首先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現有鈣的活性,并且減少新施鈣被固定的機會;其次土壤中淋根補鈣用【鈣鎂醇】,早用,用足量。在大蒜返青期、蒜薹伸長期和蒜頭生長期各沖施1次,每次畝用量5公斤,每次滴灌時再加【聚谷氨酸液肥】5公斤/畝,效果更佳;
b、葉面噴施: 在蒜薹伸長期起,還要每7-10天葉面噴灑一次800-1000倍【鈣硼合劑】水溶液連續噴灑2-3次, 均勻噴濕所有的葉片,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從葉面補充鈣肥。
二、葉面施肥施肥管理
a:噴施 植物疫苗【3%多寡糖】500~800倍稀釋使用。提高大蒜抗冷凍、耐低溫、抗高溫、抗干旱、抗鹽堿,抗肥害、氣害、日光寡照等能力,促根壯苗,促進大蒜生長發育,能有效預防、控制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的發生。
b:噴施【倍倍豐】中微量元素全補型葉面肥,避免大蒜因缺素引起的一些病害的發生。